广东永华缝纫配件有限公司

抽褶机功能系统的故障及维修方法

 

故障问题 故障分析 维修方法
抽出来的褶裥不符合要求 上铲料板和下铲料板的运动动作不符合要求的上、下排褶盘上的面料导杆片和插头不符合要求,沟槽曲线凸轮和曲柄机构的曲柄长度不符合要求。 调节沟槽凸轮连杆和连杆的长度。松开压紧螺钉,使上、下排褶盘松开,抽出面料导杆片,把达到要求的面料导杆片按要求插上,并装好拧紧螺钉。打开机器后板和底板,调整曲柄机构的曲柄长度,调换沟槽曲线凸轮
抽褶后的缝料在褶裥的垂直方向上起皱 面线或底线过紧,使缝料伸展不开。缝线过粗或弹力过大,在缝纫时受到较大力的作用面伸长,缝纫后缝受力减小而缩短,使缝料产生皱缩。压脚压力太大,送料牙太高也会产生皱缩。上、下走料轮的拉料长度与齿条的送料长度不一致,造成皱缩 适当调整缝线张力,选用合适的缝线,减小压脚压力,降低送料牙高度。调节球面副的位置,调节上滚轮摇杆和下滚轮摇杆的有效工作长度。反复调试滚轮的拉料长度与齿条送料长度的一致
缝料的褶裥表面被咬伤或起毛 送料牙的齿尖位置太高,压脚的压力太大,上、下走料滚轮压得太紧,上、下走料滚轮的拉料长度大于齿条的送料长度,把褶裥在压脚下拉伤,上、下排褶盘的面料导杆片起毛有尖刺 适当降低送料牙的高度,减小压脚的压力,减小上、下走料滚轮的压力,通过调节球面副的位置来调节上滚轮摇杆和下滚轮摇杆工作长度,使拉料长度与送料长度一致,调换或磨修面料导杆片
褶裥缝料表面起毛并有抽丝的情况 机针针尖已钝,穿刺较厚的褶裥折叠处把缝料的纤维切断,使表面起毛并呈抽丝状,因缝料质地密而软时也可能出现,上、下排褶盘间的面料导杆片有毛刺把缝料纤维拉断 更换已钝的机针,适当加大针距,调换上、下排褶盘间的面料导杆片或修磨面料导杆片上的毛刺
褶子的加固缝线迹弯曲 针、线的规格与缝料不配合,面线和底线的张力较小,上、下走料滚轮的拉料量大于齿条的送料量或上、下走料滚轮不平衡,拉料倾斜 合理选择适当的机针和缝线,该机使用的面线与底线的张力要比一般平缝机用线稍大点,适当加大针距,也可改善线迹的倾斜度,调节上、下滚轮摇杆的有效工作长度,使拉料与送料长度一致,调节上、下走料滚轮平衡接触
压脚与上、下走料滚轮之间堆积缝料或缝料走不动 上、下走料滚轮的拉料量小于齿条的送料量,抽褶缝纫的缝料阻力较大,压脚与齿条送料带不动缝料的走动。 通过调节球面副的位置来调整上、下滚轮摇杆有效工作长度,加大上、下走料滚轮的拉料量,达到与齿条送料量一致的有效配合
抽褶机不能抽出褶子或有时能抽褶有时不能抽褶 机构中有的连接件脱开,从动杆不在沟槽凸轮上,没有上、下排褶盘间的面料导杆片,面料导杆片严重磨损 检查与紧固机构中的各连接件,把从动杆上的滚子装在沟槽凸轮上,插好并插齐面料导杆片,更换有磨损的面料导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