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850型套结机机头为例介绍装配与拆卸的主要工序及主要装配技术要求。
一.上轴、针杆、挑线机构的装配
①按照轴套类零件的装配要求,给机壳配入相应的轴套(与后面配套同时进行)。
装上轴时,在切线凸轮的端面垫上垫片,再用黄铜棒慢慢敲进上轴后套筒。后套筒固定螺钉的尖端轴部切实插进上轴后套筒的长沟部位后在加以固定。
②装上轴部件,各部位加油,上轴运转,前后孔配合间隙不大于0.037mm。
③装针杆曲柄,注意定位螺钉必须对准轴定位孔,拧紧曲柄固定螺钉。
④装剪线凸轮和停车凸轮,保证上轴端面间隙在0.05mm。
⑤针杆上下孔配合间隙不大于0.026mm,挑线杆运动方向间隙不大于0.3mm,端面间隙不大于0.5mm,各运动部位运转轻滑,无明显阻力感。
二.送料机构装配
①按照轴套类零件装配要求,给机壳配入相应的轴套。
②装上凸轮轴部件,各部位加油,竖轴上下孔配合间隙不大于0.031mm,运转要轻滑。
③送料凸轮轴上的蜗轮与上轴上的蜗杆配合间隙必须均匀,无半圈松紧现象。该部位的调节,可通过移动蜗杆的轴向位置来解决,同时蜗杆紧定螺钉一定要止在定位面上。
④送料凸轮的装配调试方式如下:
a. 送料时间的调试。送料时间的标准是:针尖由最上点下降到针板上面7~12mm时,送料动作停止。调整到8mm,缝线会比较结实;调整到12mm附近,使用化纤线时,第1针上线不会露出布面;缝制极厚料时,可调整为10~12mm。调试时要先调整好针杆下止点,再调整送料凸轮的快慢。调整时先松开凸轮轴螺帽,再松开凸轮导销,将送料凸轮顺时针方向转,时间相应会快;逆时针方向转,时间相应则慢。
b. 压脚左右位置的调试。压脚的左右标准是:42针套结以第26针为压脚中心,28针套结机以第18针为压脚中心。调整时,松开送料凸轮的滚珠轴向顺时针方向移动,压脚向右移位。
三.勾线机构的装配
①按轴套类零件的装配要求,给机壳配入相应的轴套。
②装下轴、摆梭及摆叉等下轴部件,各部位加油,下轴前后孔配合间隙不大于0.031mm,运转要轻滑,齿轮啮合间隙要小于0.5mm。
③下轴及摆叉轴的轴向窜动应小于0.02mm。其方法如下:
a. 卸下减压装置。
b. 松开固定摆梭托的螺钉,卸下摆梭托。
c. 松开固定下轴挡圈的两颗螺钉。
d. 松开并卸下固定停车连杆的螺钉,然后从轴向下方卸下停车连杆。
e. 将下轴从后面抽出。在抽出下轴时,下轴齿轮的敲销不能拔掉,否则会损伤下轴的滚针轴承。装配与拆卸以相反的次序进行,为了防止齿轮的声响增大,装配时注意齿轮原来的啮合位置。
④勾线机构与针杆机构的配合要求如下:
a. 梭架尖勾线相位。机针从最低位置上升到针杆上的第二个刻线(下刻线)与针杆下套筒的下端面平齐时,梭架尖运动到机针线。
b. 机针与梭托侧向间隙。当机针下降到最低位置时,梭托最凸部与机针的前后间隙为零。
c. 机针与梭架侧向间隙标准。当梭架尖顺时针方向运动到机针中心线时,机针与梭架尖前后间隙为0.05~0.1mm。
d. 机针与梭架座间隙标准。机针与梭架座的间隙为7.5mm。
e. 梭架与梭托回转间隙。梭架两端与梭托两端的回转方向的活动间隙为0.3~0.5mm。
四.压脚机构的装配
装配时抬压脚杠杆摆动必须灵活,压料脚必须位于压料底板的中间,X、Y方向两侧间隙要相等。
① 压脚前后位置标准:用于转动上轴,等前后送料时,机针与压料脚的间隙要前后相等,压脚与压料底板的间隙也要前后相等。
② 压料脚高低标准:压料脚最大上升为17mm,标准为13mm。压脚高低是靠压脚高度偏心轴来调节。
五.减速机构的装配
低速皮带轮、高速皮带轮空套在上轴上,中间离合轮(运转皮带轮)沿轴向运动,装配时要注意离合轮位置要适中。
减速装置装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速皮带轮的装配必须使推拔孔部位才行。装配时,制动凸轮闩销和制动凸轮必须涂上润滑脂才能压进去,离合摩擦片与高速皮带轮的间隙,利用厚度为0.1mm调隙片的张数予以调整(增加调隙片,间隙会减小)。球轴承的内轮必须轻轻涂上润滑脂,然后按压外轮装上去。注意不得损伤高速皮带轮的端面。
高速皮带轮的装配与拆卸按相反次序进行,高速皮带轮组件的拆卸方法如下:
a. 卸下轴用弹性挡圈,再卸下垫圈和调隙片,将滚珠轴承与高速皮带轮一起卸下。
b. 卸下波形垫圈和垫圈。
c. 松开离合摩擦片的三颗螺钉,从制动凸轮上卸下离合摩擦片。
d. 拔下制动凸轮闩销,就能卸下制动凸轮闩及闩弹簧。
② 低速皮带轮压簧必须涂上润滑脂后才能装上高速皮带轮。压进球轴承时,必须小心不可损伤低速皮带轮的端面。
③ 低速皮带轮轴套的装配必须使推拔螺栓能对准上轴的推拔孔部位才行。装配时要注意低速皮带轮压簧与变速皮带轮的盘螺钉不可相碰,同时也要注意不可扭转皮带轮压簧。
④ 低速皮带轮与变速皮带轮和高速皮带轮的各间隙约为0.35mm。在用力压下箭头部位之前时,间隙为0.2mm,大约压进0.9mm时,间隙为0mm。调整可用厚度为0.1mm的调隙片的张数予以调整。
⑤ 转速皮带轮压板的调整标准:停车时A与B的间隙必须相等(A=B=0.135mm)。
减速装置的拆卸方法如下:
a. 卸下转速皮带轮变速压板。
b. 松开钢球的固定螺钉,卸下钢球。
c. 松开低速皮带轮轴承挡板的固定螺钉、弹簧垫圈和低速皮带轴轴承挡板。
d. 拆下低速皮带轮组件、垫圈、调隙片等。
e. 松开低速皮带轴套定位螺钉和固定螺钉,然后卸下低速皮带轮轴套。
f. 卸下变速皮带轮组件及低速皮带压簧。
g. 松开制动凸轮的定位螺钉,再松开并拔下制动凸轮的大固定推拔螺栓,卸下高速皮带轮。
六.启动与制动机构的装配
装配时缓冲簧必须压缩20mm左右,开停架缓冲杆用手必须能左右拨的动。
① 动杆阻挡器的调整标准:踏下启动杆时,停车卡头与停车凸轮(定位凸轮)的间隙为3mm时,阻挡器螺钉与启动杆碰合。
② 安全板的调整标准:在停车、压脚上升在最高处、提升杆上升时:此时安全板与提升杆横向A处标准尺寸为0.2~0.5mm;压脚下降在最低处、提升杆下降状态,此时安全板与提升杆纵向标准尺寸为1.5~2.5mm(提升杆下降时,横向的间隙仍然为0.2~0.5mm才行)
③ 停车卡头位置标准:在低速回转时,停车卡头与车凸轮上的第一颗螺钉中心一致时,使滚珠从控制凸轮的低速部位滑落于停车部位。
七. 减压装置的装配
① 使用逆转防转板轴位螺钉,把逆转防转板及防转板弹簧装上减压装置控制台,再把高低螺帽固定。装配时注意防转板、防转板弹簧和高低螺帽等零件的装进方向,高低螺帽必须使用螺钉锁紧剂予以固定。
② 把隔套B打入传动轮轴,要与传动轮轴侧面平准。
③ 把离合弹簧装进偏心轮。装配时必须使偏心轮阻挡销碰到离合弹簧尖端面而扭进去,扭力不能太大,否则离合弹簧会变型。装入时离合弹簧外圈要涂上润滑脂,同时要注意离合弹簧方向。卸下离合弹簧时可用小螺钉刀等,慢慢撬开A部位而拔出来。不可用力拉,否则离合弹簧会变形。
④ 用夹紧螺钉把锁紧套装在套筒上,并使内套筒的沟部进入偏心轮的阻挡销部位。
⑤ 外套筒涂上润滑脂慢慢转动装上,使外套筒的阻挡销碰到离合弹簧尖端才行。
⑥ 把两只滚针轴承和隔套A涂上润滑脂后,转在传动轮轴上。
⑦ 把向心球轴承装在传动轮轴后,用弹性挡圈加以固定。
⑧ 把外套筒垫圈装在外套筒上,再装上其他零件。
⑨ 把传动轮轴组件装入减压装置的控制架上,装配装入,注意不可碰防转板。用固定螺钉把压紧轮固定板装在减压装置的控制架上。箭头方向塞进抬压脚偏心轴,把抬压脚偏心轴的推拔孔对准偏心轮的推拔孔,然后将圆锥销小头敲下去,锁紧固定螺钉。
⑩ 把剪线曲柄螺钉拉簧悬挂螺钉装在压脚连接杆上;用轴位螺钉抬压脚连接杆上;用固定螺钉A和固定螺钉B,分别把上挡板和下挡板装在抬压脚连杆上。
减压装置的部件组装。用涂上润滑脂的偏心销把抬压脚连接杆组件装在减压装置的控制架上,用固定螺钉将偏心销加以固定。将阻挡螺钉装在减压装置的控制架上,锁紧锁紧圈上的夹紧螺钉。把轴位螺钉装在辅助凸轮上,再将辅助凸轮的阻挡螺钉装在减压装置上。用轴位螺钉把辅助凸轮装在减压装置上,然后挂上辅助凸轮拉簧。
装配时,如果抬压脚连杆A部位碰到外套筒的阻挡部位时,必须调整偏心销使防转板的尖端进入偏心轮爪里面0~1/2处。离合弹簧弹力变化太大时,需换适当的离合弹簧或将偏心轮一端的弹簧尖端减断一些,使防转板的尖端进入偏芯轮爪里面0~1/2处。抬压脚连杆A部在碰到外套筒的外周予以回转时,锁紧圈的夹紧螺钉在不碰到抬压脚连杆部时予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