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包缝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广东永华缝纫配件有限公司

商品分类

包缝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上弯针线跳针  
1、机针与上弯针定位不准;重新调整机针和弯针位置  
2、机针与上弯针间隙太大;重新调整弯针位置  
3、针与钩针之间关系错误;高速针与钩针关系  
4、穿线错误;重新正确穿线   
5、针安装错误;重新正确安装针   
6、控线压力太强或太弱;高速控线强度  
7、钩针尖端损坏起毛头;去除毛头或换新品  
8、针变弯;换新品   
9、顶针片安装错误;重新正确安装顶针片  
下弯针线跳针  
1、机针弯或针尖毛;更换机针   
2、机针方向不正;调整针眼方向,使机针长槽对准操作者  
3、下弯针针头不尖;修磨下弯针针头或予以调换   
4、护线板没有装准;调整护线板位置,使护线板靠拢机针  
5、机针高度定位不准;按标准重新定位   
6、下弯针与机针的间隙过大;按标准重新调整间隙   
7、针和缝线选择不当,针太粗,线太细;正确选择针和线   
8、下弯针返回量、高度不对;调整机针与下弯针尖左极限尺寸和下弯针高度符合标准 
交插跳针  
1、上弯针与下弯针相交处的间隙太大;将上弯针或下弯针安装位置偏角放大些  
2、上弯针针尖已经磨钝;更换上弯针   
3、下弯针背面凸出部分有严重磨损;更换下弯针  
链线跳针   
1、链线钩针定位不准;调节链线钩针位置   
2、链线挑线杆位置未调好,使链线钩针的线收不上,不能产生线辨;调节链线挑线杆位置,达到缝料间断时出辫子线迹   
3、链线弯针夹线板压力太松;微量旋紧链线弯针线夹线螺母  
4、链线钩针的返回量或高度不正确;按标准重新调整   
断机针   
1、下弯针定位不准,将机针钩断;重新调整下弯针位置   
2、机针尖与针杆中心不平行;校正针杆头子或调换针夹使机针杆中心和针杆中心平行  3、护针架位置不对;重新调整护针架位置   
4、压脚槽与机针没有对准;调节压脚槽位置与机针对准  
5、针安装错误;重新装针,长钩面向操作者  
6、针尺寸不合适;选用适合布料用的线和针  
7、针已变弯;重新换针   
8、针与顶针片之关系错误;调节顶针片与针之关系   
9、针与钩针之关系错误;调整钩针与针之关系   
10、针未入针板槽或压脚槽中央;
重新装针或针板,或高速压脚断弯针   
1、上弯针的支出量大,高度过低时产生断针;换新弯针,按标准重新调整  
2、上、下弯针,链线钩针固定螺钉松;换新弯针,按标准安装好  
3、下弯针位置不正确;换新针,按标准调整好  
断机针线   
1、机针线夹线板压力过紧;旋松机针线夹线螺母  
2、机针针尖毛;更换机针   
3、下弯针针尖毛;修磨下弯针针尖或更换下弯针  
4、送料牙有锋口;修磨或抛光送布牙齿面   
5、小针板边缘有毛刺;将小针板边缘修光或抛光  
6、线品质不良;改用品质好的线   
7、线粗细不均或比针相匹配的要粗;换适宜的针与线  
8、穿线错误;重新正确穿线  
9、控线压力太强;调整控线强度  
10、针安装错误;重新正确装针   
11、线架过线错误;重新装线架使线能自如通过 
12、针温度过高:(1)针冷却已无冷却油;(2)导针板装错;
                (1)加油冷却;        (2)调整导针板  
13、控线片已粗糙;用砂布拉滑后抛光   
14、针与钩针之关系错误;调整针与钩针之关系  
断上弯针线   
1、缝线穿错或上弯针线夹线板压力过大;正确进行穿线或旋松上弯针线夹螺母  
2、上弯针针眼毛;用线涂上抛光膏,穿进上弯针针眼内拉光   
断下弯针线   
1、缝线穿错或下弯针线夹线板压力过大;正确进行穿线或旋松下弯针线夹线螺母  
2、下弯针将小针板碰毛,引起断线;修磨小针板按要求适当调低下弯针高度  
3、下弯针针眼毛;用弦线涂上抛光膏,穿进下弯针针眼内,将孔拉光滑  
断链线钩针线   
1、缝线穿错或过线器不光滑;按要求进行穿线除去过线器的毛刺使其光滑  
2、送布牙有锋口;修磨或抛光锋口  
3、针尖有伤痕;更换新针   
4、挑线凸轮有伤痕;修磨、抛光挑线凸轮  
5、挑线凸轮位置不当;调整挑线凸轮位置  
断链线机针线   
1、机针与链线钩针定位不准;重新调整其位置   
2、链线机针线夹线板压力过紧;旋松链线机针线夹线螺母   
3、链线钩针针尖与机针距离太大;旋松链线钩针定位螺钉,转动链线钩针使其靠拢机针,旋紧定位螺钉   
4、机针弯或针尖毛、调换机针   
5、机针槽方向不对;调整机针槽方向,使机针长槽对准操作者  
6、链线钩针针头钝;修磨链线钩针针头或调换弯针   
7、链线护针架没有装准;调整链线护针架位置,使其靠拢机针  
包缝时机针线松   
1、机针线夹线板压力过松;旋紧机针夹线螺母  
2、机针线出线量过多;调整机针挑线杆   
3、下弯针夹线板压力过紧,致使机针线被拉下去;旋松下弯针线夹线螺母或调节下弯针挑线杆  
包缝时机针线紧   
1、机针上挑线出线量不够;将针杆上挑线移出一些,使每针送出足够线量   
2、机针线夹线板压力过紧;旋松机针线夹线板螺母   
3、下弯针出线量过多或下弯针线夹线板压力过松;减少下弯针出线量或旋紧下弯针线夹线螺母  
上弯针线紧或松
1、上弯针轴线位置未调好,过高或过低;重新调整上弯针轴线位置  
2、上弯针线夹线板过紧或过松;旋松或旋紧上弯针线夹线螺母  
下弯针线紧或松   
1、下弯针摆杆线位置未调好,过高或过低;重新调整下弯针轴线位置   
2、下弯针线夹线板过紧或过松;旋松或旋紧夹线板达到微量压力即可,决不能有过大压力    
链线钩针线紧   
1、链线调节板装得太近,使链线钩针出线量不够造成机针线被拉下来;加大链线钩针出线量  
2、链线穿线板上下位置未调好,造成链线钩针出线时间提早或延迟;按标准调整出线时间    
缝制滑性缝料起皱   
1、送料逆差比太小;将差动板手向下移,直至缝料平整为止  
2、压脚底面与送料牙平面不平;按技术要求调节  
3、控线压力太强;重新调整控线强度  
4、押具压力太强或太弱;调整押具压力强度   
5、送料牙太突出针板;调整送料牙正确高度   
6、刀无法快切,磨利刀片或换新品,检查上、下刀的配合情况  
7、差动送料未配合;调节适当差动送料  
8、针太粗;选用适宜布的线和针   
9、包边宽度比针板舌窄;调整包边宽度或换针板舌   
缝弹性缝料,产生伸缩   
1、送料牙顺差比太小,造成伸长;将差动板手向“0”位上方移,直至缝料平整为止
2、送料牙顺差比太大,造成缩短;将差动板手向“0”位方向移一些  
上、下层缝料不齐下层短   
1、压脚压力过松;增加调压螺钉压力   
2、压脚阻力太大或不平;抛光压脚前部或装平压脚   
3、差动牙与送料牙齿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按要求调整送料牙的高度,使二齿面应平齐 
切边不整齐   
1、上、下刀片磨钝;用金刚砂轮或黑色碳化硅砂轮修磨上、下刀片刀口,然后用研磨膏研磨刀刃平面,直至锋利   
2、切刀接触不好,位置不当;按要求进行调整  
缝合松   
1、穿线错误;重新正确装线   
2、线太粗;更换适当的缝线  
3、控线圈未压到线;调整控线圈适当压着线  
4、针与钩针装错;重新正确安装  
缝合不均   
1、穿线错误;重新正确安装   
2、线架安装错误;重新装线架使线能通过自如  
3、下刀安装错误;重新安装下刀   
4、刀剪布不整齐(1)刀装错;(2)刀钝;
               (1)调整刀正确位置;(2)磨利或换新品 
5、过线孔擦伤;重新打光   
6、针尖受损;更换新针   
7、送料具高度不适宜;调整正确高度  
8、押具压力太强或太弱;调整押具压力强度  
环缝出线不顺原因   
1、押具安装错误;重新正确安装   
2、钩针线凸轮运动时间配合不适当;适当调整轮方位  
3、环缝钩针安装错误;重新正确安装  
4、穿线错误;重新正确穿线
5、控线强度太大或太弱;调整适当控线强度  
6、针与钩针之关系错误;调整针与钩针之关系  
7、针板或押舌起毛边;用砂布或油石打滑并抛光  
8、控制片已粗糙;用砂布拉滑并抛光   
声响   
1、机件松动或相互碰撞;仔细检查各部位零件,然后旋紧各部位螺钉,纠正碰撞或松动现象 
2、油路阻塞;拆卸油盘后,清洗油泵外部垃圾,使油泵进出油畅通   
3、油盘橡皮垫未垫平;检查油盘和底盘间是否有碰撞声,如有须将其垫放平整,使之不碰    
机重   
1、因机油质地不纯而造成;用汽油将油污清洗干净,然后灌入新机油,进行数分钟润滑运转 
2、因机件装得太紧或部件不准;详细检查和纠正各部位螺钉,使机件有一个合理间隙  漏油   送料牙架防油板坏或盖板未盖平;调换防油板,检查其他部位或换密封橡皮,使各部位盖板盖平,然后旋紧各盖板螺钉

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