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曲折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广东永华缝纫配件有限公司

商品分类

曲折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跳针  
1、机针、缝线和缝料之间配合不当;更换与缝线、缝料相适应的针   
2、缝线的质量不好、捻度不均匀,造成线圈形成的稳定性不够;通过选择合理的缝线来解决,捻度要合适,面线用左捻线   
3、机针弯曲、粗钝、磨损或装错;更换机针,按正确方法装好机针;旋梭尖头由于某种原因,使尖头变凸;应通过合理修磨旋梭尖头并抛光  
4、针的行程左右运动高度不一;调整使机针至协调位置   
5、针板槽、压脚槽过宽,压脚压力不够;更换针板槽、窄槽压脚,增加压力   
6、由于压脚底平面与针板平面、牙齿齿面不密合引起的;修磨压脚、牙齿,使三个零件的平面密合或更换合格的压脚及牙齿   
7、针杆上下套的间隙过大;更换磨损的套或针杆  
断面、底线  
1、缝线强度太差;更换好的缝线   
2、面、底线压力调节过紧,使缝线碰伤或抽纱断线;慢慢旋松上线夹线螺母及梭皮螺钉并相应调好面线或底线  
3、穿线次序不对或机针弯曲;更换新机针在按正确次序穿好线  
4、机针针孔边缘有锐角或针槽毛;抛光针孔后使用或更换新机针  
5、旋梭回转不顺或位置装的不对;按标准调整好旋梭位置  
6、旋梭钩受损伤或钩线过快、过慢;打磨抛光旋梭钩或更换旋梭,并调整旋梭钩线时间  
7、针眼粗糙或针板的针槽有损伤;打磨抛光粗糙的针眼孔针板的针槽,如针槽损伤严重应 
8、梭芯太大或梭芯同心度不好,运转不灵活;适当改善梭克与梭芯的配合  
9、梭芯线绕的太满、太松、太乱、使底线在缝纫过程中出线不畅,造成断线;可修正绕线器,使梭芯上的绕线达到均匀、紧凑、整齐即可  
10、送布牙位置太低,送布牙底部快口处和底线出线的距离过小,使底线和牙齿底部快口发生接触摩擦;合理调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或拆下送布牙用细砂皮拉光牙齿底部的快口处    
11、梭皮和梭克外壳配合不好,配合有间隙,出线的张力不圴;合理调整梭皮和梭克外壳的配合间隙,使底线出线张力无变化   
断针  
1、机针弯曲或与缝料配合不当;更换与缝料相适应的机针  
2、机针没有装好而碰撞压脚或针板;按正确位置,重新装机针  
3、摆针机构变位;按正确位置调好整摆针机构并紧固   
4、旋梭和机针的间隙、间距、高低位置不对;根据标准,合理调整  
运转不灵   
1、皮带太松或太紧;调整带的长度   
2、送料牙上面(针板下面部位)与针板之间有积压物;拆下针板,清除送料牙上的积压物  
3、旋梭部位有杂物(轧线、断线后残留线头);应清除旋梭内杂物,再稍加一些缝纫机油  
4、零部件严重磨损,配合间隙大;应对机器进行全面维护及调整  绷缝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跳线  
1、穿线方法不正确,按照“穿线图”重新穿线   
2、直机针的安装不正确,检查机针高度及面向位置,使机针向下运动时略靠针板孔前方  
3、直机针针尖毛或弯曲,更换新机针
4、弯针针尖变钝,用油石或细砂纸修磨,也可换新弯针  
5、缝线张力太大或太小,适当调节缝线张力   
6、弯针不能套住右边直机针的线环,下装饰线的右边线迹跳针,直机针的线环太小,适当增大跳线量  
7、弯针不能套住左边直机针的线环,下装饰线的左边线迹跳针、直机针的线环过大,适当减少跳线量  
8、弯针同时钩不住中间和左边直机针线环,下装饰线的中间线和左边线迹都跳针,适当减少跳线量  
9、弯针背面中间、左边针线不能穿进编织针线和弯针线的三角形,左面线迹的背面中间跳针,检查缝线是否穿过夹线器,检查底线凸轮的同步工作,如有问题按标准重新调整   
10、机针与弯针配合不当,检查针杆高度、机针与弯针之间的同步,如有问题按标准重新调整  
11、机针与护针杆配合不当,检查机针与护针杆位置   
12,机针与绷针配合不当或绷针的位置不对,造成上装饰线跳针,检查机针与绷针的配合尺寸,检查绷针线的出线量  
断线  
1、穿线方法不正确,按照“穿线图”重新穿线   
2、机针安装不正确,重新安装机针,使针槽正对操作者  
3、机针针眼及针槽不光滑,更换新机针  
4、缝线张力太大,适当调整缝线张力  
5、缝线质量太差,改用较好的缝线   
6、缝线比针眼粗,换用适中的缝线或机针   
7、机针、弯针、针板、压脚舌、过线孔等过线孔有毛刺或刮伤现象,用油石或细砂纸重新打磨,也可更换刮伤机件   
8、机针与弯针、绷针配合不当,按机针与弯针、绷针的配合标准重新调整  
断针  
1、压脚压力太小,送布不良而断针,适当增加压脚压力,使送布正常  
2、弯针与直机针相碰,按标准调整弯针与直机针的配合位置  
3、绷针与直机针相碰,按标准调整绷针与直机针的配合位置  
4、直机针与护针杆配合不当,按标准调整机针与护针杆的配合  
5、弯针尖圆秃,更换新弯针   
6、针杆和针杆套筒磨损太大,使针杆与针杆套筒配合松动,更换针杆和针杆套筒  
7、针板上的针眼太小,更新大针眼针板或换小号机针   
8、机件松动较大,检查钩线机构各机件之间的配合和磨损情况,按标准调整配尺寸,磨损严重机件更换  
花针  
1、直机针太低使直机针线圈形成太大,使线圈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按直机针高度定位标准重新定位  
2、针板舌头太狭,使直针线圈容易产生拼拢,更换新针板   
3、弯针下面太狭,且呈圆形,也容易使直针线圈在弯针上不能各自分开,使线圈相互交织在一起而产生花针,更换新弯针   
4、直机针与弯针配合不良,按标准调整机针与弯针配合位置  
缝料起皱  
1、差动送料比率不当,适当调整差动送料比率   
2、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不当,按标准重新调整送布牙高低,前后位置  
3、缝线张力过大,适当调整缝线张力   
4、压脚压力太大或太小,适当调整压脚压力   
5、小压脚失去上下灵活运动,大小压脚之间嵌入缝线或生锈,清除大小压脚之间异物,生锈外除锈或更换锈压脚  
线迹不良  
1、线的粗细不一,改用较好的缝线   
2、夹线器工作不正常,清除夹线器内杂尘,使过线平顺
3、过线器定位不正确,调整针线、弯针线、绷针线的张力  
4、过线孔不光滑,打磨或抛光过线孔  
针洞  
1、直机针针尖钝或发毛,更换机针   
2、与缝料比较,机针太粗,改用较粗的机针  
3、针板眼太小或起边角,把针板眼修圆

文章中心